您好,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!

北大医疗鲁中医院(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)

《博览新闻》老人心脏罢工 “胶囊”起搏器解危局

来源:北大医疗鲁中医院  发布日期:2025-08-22 14:40:39    打印    浏览次数: 次

近日,94岁的崔先生因不明原因突然晕倒,被家人紧急送往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。心电图结果显示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”,这意味着心脏的“电信号”无法正常传至心室,心脏跳动忽快忽慢,甚至突然停跳。当晚,心电监护仪就记录下老人心脏停跳8秒多,情况十分危急。

“必须尽快安装起搏器。”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洪畅向家属解释,此时患者心脏的“司令部”已失灵,需人工起搏器来维持规律跳动。然而,崔先生年事已高,还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,传统起搏器手术对他来说风险重重。

传统手术需在胸口划开5厘米切口,分离皮下组织制作“囊袋”,再从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线至心脏,最后将起搏器放入“囊袋”。但老人胸部切口愈合慢、易感染,且静脉血管可能迂曲钙化,导线置入心肌后还有脱位风险。就在大家左右为难时,洪畅带领的手术小组提出新方案——安装无导线起搏器。

这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堪称“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”,它将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合二为一,体积仅如维生素胶囊,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“胶囊”起搏器。


别看这“小胶囊”个头小,却藏着诸多“黑科技”。它无需在胸部切口制作囊袋,也没有导线,避免了导线断裂、脱位风险;从股静脉(大腿根的血管)植入,路径更顺畅,对高龄老人十分友好;术后无需长时间平躺,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,不用担心伤口愈合问题;直接固定在心脏室间隔,脱位概率小,续航能力还强,能长期稳定工作。


洪畅主任把利弊向家属详细说明后,一家人果断决定采用。手术当天,张瑞军主任医师和洪畅主任反复推敲手术细节。1700,手术正式开始:从股静脉送入器械,穿过心脏瓣膜,将“小胶囊”稳稳固定在心肌室间隔,测试参数、固定释放……40分钟后,手术圆满成功。监护仪上规律的起搏心律,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
第二天查房时,崔先生已能下地走动,看到医生们,他乐呵呵地竖起了大拇指。

(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威)

责任编辑:史德建

一审:侯林

二审:董振霞

三审:李可孝

北大医疗鲁中医院
版权所有 ©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:讯丰网络(原淄博智顺)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  咨询电话:0533-7698222
乘车路线:(乘236路,20路,52路,26路,28路)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

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-1

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