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众报业·齐鲁壹点》天使技场·守护无界|刘倩:让护理成为有“光”的职业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
5月12日,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(总院)“5·12”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召开。颁奖环节,鲁中院区肿瘤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倩以“优秀护士长”的身份立于表彰台之上,内心激动澎湃。
从2005年开启护理生涯,到2017年5月正式任肿瘤科一病区护士长。刘倩从一名护士到护士长,经历了12年的成长蜕变。
从护士到护士长,变的是角色,不变的是初心。在她看来,专业是她最硬核的铠甲,她致力于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攀登,让护理成为有“光”的职业。
做团队最坚实的“压舱石”
成为护士长的第一天,刘倩就在工作日志上写下:“专业的高度,决定管理的底气。”
刘倩深谙,临床技能是根基,从静脉穿刺到危重症护理,从医嘱执行到应急抢救,护士长的专业能力来自于日复一日的积累。
医院三甲复审时期,为了掌握新修制度、流程、评分标准,刘倩连续一周工作到凌晨。根据科室的专业及工作亮点不断归纳总结,最终在评审中获得专家的好评及认可。
这段经历让刘倩深知,只有自己站得够稳,才能让团队变得更强。
未来,刘倩将计划以三大行动夯实专业根基:建立科室“技能熔炉计划”,每季度开展“盲盒式”应急演练,通过随机抽签、无脚本实战,让急救技能成为肌肉记忆;打造“知识共享平台”,整理科室近十年危重病例库,定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,让经验流动分享;启动“专科护士成长地图”,为每位护士定制三年进阶计划,让专科护士证书成为团队的“标配”。
从“指挥官”到“护航者”的蜕变
“管理不是挥舞权杖,而是躬身搭桥。”这是刘倩担任护士长六年最深刻的领悟。
刚担任护士长时,刘倩曾因过度关注细节导致团队疲惫,后来她学会“放手”——建立标准化流程,PDCA优化工作流程;推行“责任护士主导制”,让每位护士在分管工作中培养全局观。
“管理的最高境界,是让每个人找到价值。”刘倩说。
2020年疫情时期,面对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,当科室的肿瘤患者因化疗免疫力几乎归零时,当整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时,刘倩和护理团队曾在护士站立下军令状:“就算天塌下来,也要为患者撑起最后一道防护墙!”
面对恐慌情绪,刘倩用行动传递信念,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病房的人。
以心换心,凝聚团队,优秀的护士长既是领航者,也是守护者。在刘倩看来,一名护士长的担当,就是在关键时刻喊出:“跟我上。”
让护理成为有“光”的职业
刘倩说,曾经一位患者对她说的话她记忆犹新——“你们是白色战袍下的春风。”这句话也更让刘倩坚信,护理的温度能穿透冰冷的病床。
在肿瘤专业护理方面深耕将近20年,刘倩给予过无数肿瘤患者心灵上的慰藉。刘倩作为国家级肿瘤专科护士,关注到肿瘤患者及家属情绪的不稳定与多变性,为此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全方位开展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照顾。
刘倩回忆,近期一名住院的患者让她颇为印象深刻。“这位患者处于离异状态,孩子在外地没办法陪伴,住院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,我们对他的饮食、陪护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。”
但由于病情的不乐观,这位患者向医护人员表示,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临走之前能见到自己的小孙子一面。了解情况后,刘倩同护理团队立即线上与其家属进行沟通,最终克服了诸多困难,患者儿子、儿媳抱着小孙子一同赶到医院病房。
就在患者深度镇静之前、意识仍清醒的时刻,他与最想见的家人实现了团圆,伴随着温暖的礼物与一声声充满爱意的嘱托,这位患者表示“已无任何遗憾”。
南丁格尔的提灯之所以穿越百年依然明亮,是因为一代代护理人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光芒。
护理的道路上没有捷径,唯有在专业上做“攀登者”,用实力赢得尊重;在管理上做“摆渡人”,用智慧引领方向;在情怀上做“点灯者”,用温暖照亮他人。
“我想以三个承诺向未来宣誓:以专业为灯塔,以担当为旗帜,以温度作底色,与团队共赴护理事业的新征程。”刘倩语气坚定,因为她将秉承这一使命,在生命的战场上继续书写属于白衣天使的荣光。
责任编辑:李艳晨
值班主编:李超、冯冬宁、郝东智
值班审读:李良栋